周朝禮樂制度
時間:2022-05-24 13:05:22 來源:星星閱讀網 本文已影響 人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周朝禮樂制度,供大家參考。
周朝的禮樂制度
在我國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中,西周是一個政治文化制度大變革的時期,它上承遠古夏商的圖騰崇拜、巫術祭祀文化,下啟華夏禮樂文化的先河。其中禮樂制度既是對歷史的延續(xù),又是對此之前文化體制的反映,同時也啟發(fā)了后世人文精神和理性思想。
由于禮樂是西周這一特定的時期出現的,其必定局限于社會上層的活動,因此,為了了解西周的禮樂制度,有必要先了解其特定的社會背景及起主要作用的社會上層結構。
《左傳》記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也就是說,在奴隸社會的周代,國家大事有兩件:一是要祭祀祖先,二是要帶兵打仗。
周武王死后,周公攝行王政。為了鞏固其統(tǒng)治,他依照周國原有的制度,制定了一整套維護奴隸制統(tǒng)治的制度。西周統(tǒng)治的鞏固,與這套穩(wěn)定的制度很有關系。其中有四大制度:封建制、宗法制、禮樂制、井田制。根據封建制度,「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子把爵位、土地連同居民分封給諸侯;諸侯對天子有納貢、從征等義務,但可把土地及居民分賜給卿大夫;卿大夫之下又有士。這就構成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形之貴族等級制。為了維系封建制度,西周還形成了按血緣關系組織起來的家族制度——宗法制,規(guī)定從天子到士各級貴族的名位只能由嫡長子繼承,并建立以全國最高宗主——周天子為核心的層層藩屏。封建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也是其統(tǒng)治的核心。井田制是維持封建的經濟制度。宗法制度、
禮樂制度,則是維持封建的社會制度和文化制度。
從歷史上考察,商代就有分封諸侯的現象,因為領土大了,分封便于統(tǒng)治。但商代沒有把自己的同姓封到各地去。周代也搞分封,應該說是取法于商的,但周人的分封,絕大部分封的是同姓,也就是把周的族人分封到全國各地去成為當地的統(tǒng)治者。因此周代的分封諸侯,是把“宗法”與“封建(封侯建國)”結合起來的做法,由此便形成了圍繞姬姓宗族的層層“大、小宗”的嚴密等級關系。
禮樂制度,正是對于這個嚴密的宗法等級網的強調和固定。某一等級的人,才能享用這一等級的禮樂。就樂而言,等級的內容包含有對樂舞名目,樂器品種和數量,樂工人數等等的絕對限定,超出規(guī)格就是嚴重違法。在各等級貴族自己以及他們之間的活動中基本采用所規(guī)定的雅樂,,無疑能在一定時期內起到加強宗族觀點,形成“天下一家”思想的作用。
2 禮樂制度的內容
周代是最早對“禮”(祭祀等儀式)和“樂”(伴隨“禮”進行的樂舞)作規(guī)定的時代,即所謂得制定禮樂。如果說商代人尊崇鬼神的話,那么周代人尊崇的則是禮。據說這一重大措施是周初的大政治家周公頒行的。規(guī)定了吉禮(祭禮)、兇禮(喪禮)、軍禮(行軍,出征)、賓禮(朝覲,互聘)、嘉禮(婚宴,加冠)等,使貴賤有差、尊卑有別、長幼有序,實行所謂的「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周公所制定的禮,是維護統(tǒng)治者等級制度的政治準則、道德規(guī)范和各項典章制度的總稱,后來發(fā)展為區(qū)分貴賤尊卑的等級教條。因此, “禮”
并非“禮貌”,“禮節(jié)”那樣簡單。“禮”的本質是差異,用來顯示社會中各等級之間的差異,也就是說,貴與賤,尊與卑,長與幼,親與疏之間必須遵守各自的行為規(guī)范,絕對不可以混淆。這樣就形成了 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之間的上下尊卑關系。周公把“尊禮”看作推行德政的重要內容。如果違背了“禮”,就是“僭越”。所以孔子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但是,一個社會只講究差異,不講和同,社會就沒法和諧。因此,周公在制“禮”的同時又作“樂”,使“禮”與“樂”相輔相成。樂則是配合各貴族進行禮儀活動而制作的舞樂。
“樂”,當然是音樂,但是它超越了音樂,帶上了濃厚的政治色彩和社會色彩。“樂”的功能是,以音樂激起共鳴情緒。舞樂的規(guī)模,必須同享受的級別保持一致。“禮”與“樂”不能混淆,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稑酚洝分姓f得好:“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意思是說,“樂”的和同使人們相互親愛;“禮”的差異使人們相互尊敬。“禮”,講究差異;“樂”,講究和同。因此,“禮”與“樂”,亦即“異”與“同”,兩者缺一不可,否則社會就會失衡。西周的禮樂,也體現了當時的時代文明。
三禮樂制度的發(fā)展與影響 禮樂制度的影響從其后幾千年一直到清代結束,每個時代的具體內容并不相同,但理論上都與周公的禮樂制度是一致的。
禮樂文明在周代獲得了高度的發(fā)展。起初,周文化落后于商文化,后來繼周朝建立之后,吸收了商文化的成果,文化迅速發(fā)展起來,意識形態(tài)也已經有很大的不同。大司樂是周朝建立的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規(guī)
模宏大的音樂機構;六代之樂是周朝繼承和吸收上古傳統(tǒng)樂舞和創(chuàng)作樂舞精華之體現;八音分類法的出現,是古代音樂開始進入一個較高發(fā)展層次的反應;西周確立“樂懸制度”(樂舞等級制度),對于維護西周奴隸社會近三百年間統(tǒng)治秩序的穩(wěn)定和文化方面的創(chuàng)造起到了積極地作用,西周的雅樂,則將樂舞形態(tài)推向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所有這些,都是我國奴隸社會音樂文化發(fā)展時期的產物。標志占著音樂和政治完美結合的禮樂制度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和完善。
到春秋時期,禮樂制度徹底瓦解了,隨即奴隸制度開始趨向衰落,“禮崩樂壞”成為周代社會上層建筑全面崩潰瓦解的標志。天子至高無上的權利地位遭到了各國諸侯的挑戰(zhàn)。曾經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小雅。北山》)的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不但喪失了控制諸侯的能力,反而成了”小國之君“,常常被人利用。這反應在音樂文化方面,周王室壟斷和主宰文化的局面一曲不復返,各諸侯國的音樂卻迅速地膨脹發(fā)展起來,即所謂的”文化下移”新樂風靡朝野,人們的審美觀念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
禮樂制度適應了當時的政治需要(即統(tǒng)治階級的要求),社會需要,經濟需要,文化需要,一定程度上穩(wěn)定了統(tǒng)治秩序,豐富了人們的娛樂生活。但是它也有局限性,它忽略了下層人民的文化需要,而且人類社會是不斷發(fā)展的,不可能永久停留在奴隸社會,也不可能就只有禮樂制度這一種音樂文化。按禮樂制度規(guī)定不能變動的音樂,隨著時間的遠逝,即使是貴族也已越來越對之感到隔膜,逐漸把它們看成只是“古樂”而已;西周雅樂的政治作用將與其無味的“古樂”一
起萎縮、僵死,是不可避免的歷史命運。
西周禮樂制度及意義
西周禮樂制度及意義 周代的禮樂制度 公元前 11 世紀中期推翻殷商建立的周王朝,在總結殷商典章制度的基礎上,制定了等級嚴密的禮樂制度。“禮”是為了區(qū)分貴賤等級,“樂”可以使人互相和敬,兩者結合,為的是維護奴隸制貴族的等級秩序,鞏固統(tǒng)治階級內部團結而更有效地統(tǒng)治百姓。
周禮的種類繁多,主要有祭祀、喪葬、交際、征戰(zhàn)和吉慶五大類。涉及冠、婚、喪、祭、朝、聘、鄉(xiāng)、射及職官制度等諸多禮儀、禮制和禮義。由繁瑣的禮儀制定了與之配合的各種音樂使用標準,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僅禮儀有別,所用音樂也有嚴格規(guī)定。為了維護和推行禮樂制度,周王朝還設立了由“大司樂”總管的音樂機構,對十三歲到二十歲的貴族子弟進行系統(tǒng)的音樂教育。在周禮中,“禮”與“樂”是相互配合、相輔相成的,“禮”體現為等級制度的規(guī)定和要求,社會秩序中的君臣、父子、夫妻和高低、貴賤、尊卑都要由禮來加以區(qū)別和定位。但是僅僅有“禮”是不夠的,單純強調“禮”可能會造成等級間的距離和人際關系的冷漠,而“樂”的作用就是與“禮”相配合,起調和關系、融合感情的作用,消解由“禮”所帶來的等級差別感,以達致和諧的理想境界。二者雖然功能各不相同,但相輔相成,構成了一個完整有序的社會政治制度。
東周時代即春秋戰(zhàn)國時代,總體上是諸侯爭霸、列國爭強,戰(zhàn)火頻仍、紛爭相繼的亂世,同時吃„鄭衛(wèi)之音”的傳人,在這樣的政治和社會環(huán)境下,禮樂制度逐步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而被列國紛紛棄之如弊履,史稱“禮壞樂崩”。但正是在這一“禮壞樂崩”的時代,禮樂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的價值得到了包括孔子在內的各類有識之士的思考和重新認識,基于此,禮樂制度才能在漢初重登政治舞臺,并綿延兩千多年而不衰。
禮樂文明的現實意義 傳統(tǒng)禮樂文明有助于當今和諧社會建設,“禮樂無常制”,應該與時俱進。在建設和諧社會的當代中國,禮樂文明具有值得開掘吸取的價值。比如其中對中和之美的愛好,對盡善盡美的追求,對道器合一的向往,對人格尊嚴的歌頌,對社會和諧的規(guī)劃,對藝術目的的設計,對教育功能的要求等等。傳統(tǒng)的禮樂文明,有許多值得當代人反思和學習的地方??鬃釉趯χ艹Y樂制度有所損益的基礎上,對禮樂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形成儒家獨特的禮樂精神。在道德倫理、修身治國、構建融洽的社會關系方面都有生動的闡述,在解決人自身矛盾,解決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矛盾方面俱有值得今人繼承和借鑒的寶貴品質。
儒家對禮樂文明的繼承和發(fā)展 自周朝以后,歷史上每個朝代興起后都要有一番“制禮作樂”的活動,或者把前代流傳下來的禮樂加以改造,或者根據當時的需要制定新的禮樂,歷代史書里面都有一部 K}L 樂志》。那么,在周代“制
禮作樂”至春秋戰(zhàn)國“禮崩樂壞”,再到以后每朝每代的“制禮作樂”,這中間明顯存在著一個斷層。是誰將這個斷層連接起來的呢?儒家是主要的貢獻者,儒家創(chuàng)立者孔子則是發(fā)展中國古代禮樂文明的另一個重要人物。他一方面繼承、推廣和宣揚禮樂文明,整理、傳播了記載古代禮樂文明的儒家經典“六經”,另一方面以禮樂為解說對象,著力彰顯禮樂文明的精義,強調禮樂文明的人倫教化和治世功能。